21世纪经济报道 | 贵州百灵2021年营收31.12亿 加码布局中药材种植超25万亩
发布日期:2022-04-24 10:15:15
中药振兴政策频出,行业发展迎来历史性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   4月23日,贵州百灵发布2021年度业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12亿元,同比增长0.7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488.79万元,同比增长11.59%。贵州百灵总经理牛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1年贵州百灵实现了整体业绩稳健发展,进一步通过产品管线优化、科研创新推进等促进公司中长期增长。

不过,牛民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疫情“新常态”下,患者就医频次及门诊用药量减少,咳嗽、发热类药品管控时有发生,为此贵州百灵相关药物也受到一定影响,但其他品种快速补位。同时,贵州百灵也在2021年年报风险提示中表示,一旦发生较大区域内的突发或持续性疫情,将无法开展各类终端市场的线下营销活动,可能影响上述药物的销售工作,或将影响公司业绩,就此将通过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强化现金流储备等来应对。 

与此同时,在牛民看来,近年,医保控费、医院调整药占比、规范临床路径和临床价值、药品安全性管理等监管政策不断推动着中药行业的净化和洗牌。随着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出台,让中医药行业发展也迎来历史性变局,催化促转型,推动研发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立项既要符合国家药品研发的政策导向,还要把控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确保产品更加多元的同时亦具有专利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其他品种快速补位

年报称,贵州百灵是一家集苗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盈利产品主要包括独家苗药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及胶囊和非苗药产品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

数据显示,贵州百灵独家品种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销售额连年增长,2019年合计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2020年再涨至11.6亿元。

据米内网最新统计,2021上半年银丹心脑通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增速为10.13%,全年预计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的增速可达14.07%。同时,银丹心脑通“中成药一级保护品种”初保申请于报告期内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政策层面将迎来更多利好。

不过,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因患者就医频次及门诊用药量减少,咳嗽、发热类药品管控时有发生,贵州百灵相关产品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年报中,贵州百灵提到,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区域性偶发疫情仍然多发。根据公开报道,新冠肺炎变异病毒不断涌现,疫情在多地出现反复。鉴于目前各地仍采取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 一旦发生较大区域内的突发或持续性疫情,将无法开展各类终端市场的线下营销活动,可能影响公司感冒类、咳嗽类、退热类药物的销售工作,或将影响公司业绩。 

就疫情影响,贵州百灵也提出了应对之策,如积极拓展线上业务,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有序进行。此外公司将全面提升企业各环节的管控和经营效率,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强化现金流储备,增加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努力克服疫情和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 

另据了解,贵州百灵通过大品种二次开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方式,不断提升产品适应力,增强竞争壁垒、议价能力。报告期内,贵州百灵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双羊喉痹通颗粒获批开展临床试验,适用范围拟增加儿童人群,有望以药性温和、服用方便、副作用较低等特点更受青睐。诺氟沙星胶囊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该品种全国通过率仅1%。

牛民认为,产品矩阵仍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介绍,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结合上市许可人制度,贵州将陆续导入北京亚东制药、云植药业等优质企业优势品种,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充分发挥公司营销渠道优势,快速实现规模提升;近几年贵州百灵也积极拓展贴牌产品业务发展,目前已与28家企业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已开发品种62个,初步形成与公司品种互补格局,2021年贴牌产品的销售规模已突破1亿元。 

同时,牛民也强调,在国家及各地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中医药市场在迎来扩容的同时不确定性亦在增加。随着中成药集采常态化,过去依靠传统大单品、高盈利、高费用的经营方式将成为历史;集采亦倒逼中药企业将更多精力转移到创新研发上,加强新产品的科学、学术和循证医学投入, 重视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中药创新药的开发。

“在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立项既要符合国家药品研发的政策导向,还要把控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确保产品更加多元的同时亦具有专利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牛民指出。 

中药材种植超25万亩  

实际上,中药振兴政策频出,行业发展迎来历史性变局,2022年,中药行业也迎来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目前,国家推出的“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可继续按项目付费,中医药机构可暂不实行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中药饮片售价继续可以加成25%销售;将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医保渠道拓展到零售药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中药跨省联盟带量采购中对中药集采的温和降价均彰显出国家层面对中医药行业的大力扶持,中医药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不过,牛民也指出,现阶段中药产业销售拉动依旧占据主导,药材涨价加速行业洗牌。长期以来,中医药基础性科学研究滞后,阻碍了中医药创新研究发展;并且,目前缺乏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创新药临床评价体系,中药审批速度和通过率较低,企业和科研机构对中药研发积极性不高,也助推了中药企业重销售、轻研发的积弊。

“但随着医保支付改革的推进,临床价值成为药品纳入医保、基药和进院的重要指标, 将逐步打破中药依赖销售和品牌驱动的固有模式。”牛民指出。

与此同时,医保控费、医院调整药占比、规范临床路径和临床价值、药品安全性管理等监管政策不断推动着中药行业的净化和洗牌。中药材“涨价”周期的到来,更是加剧了中药企业的优胜劣汰,有种植基地、能掌控上游的药企将从中受益,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1445个中药材品规中,近三成为升价品规,不少中药材年内涨幅超过100%。在中药材普涨行情之下,国内多家中药龙头企业纷纷宣布产品提价。

据了解,为保证药材供应稳定、质量可控,贵州百灵自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多年。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位列国内中药企业前列,覆盖贵州省9个地州市,涉及20余个品种,实现年培育扩繁中药材种苗10亿株。

牛民也透露,未来贵州百灵中药材种植规模将根据产能扩建需求持续拓展,“前提取三车间及配套工程”也预计在今年整体竣工并投产,届时中药材处理能力将从2.5万吨/年提高到6万吨/年,在业内具备产能领先优势,相关主销产品经济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番。

当前医药行业加速调整进入重构期,中药也加入集采队列。独家品种的议价能力、产品矩阵的体系优势以及质量控制、产能规模等将是药企能否适应的关键指标。 

 “在未来的医保谈判、中成药集采扩围中,良好的规模化产能和质量标准控制能力必不可少。”牛民表示,贵州百灵将继续追求产能整合、工艺提升以及合理利润保持,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浏览量:2424
{"serList":[]}